我一直在想,非洲人的穷是个啥原因呢?这地方大部分都在热带和亚热带,老天爷给的土地是受过火山的恩惠,灵魂深处还多得是农作物。
非洲大部分地方热得像个蒸笼,一年四季都能撸起袖子干活,根本不怕北欧或者咱们亚洲那种冬天窝在家里连个土都没法扒的囧境!
非洲人从小就比欧亚和美洲的人健硕多了,运动能力那可真是杠杠的!
在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非洲很多地方居然年年都是干旱荒田,人们饿得跟啥似,许多地方还一直被饥荒和自然灾害折磨,饿得满街都是流浪汉!
我从没去过非洲,真的是头脑里一片空白。那地方热得跟锅里的油似的,特别适合种田。只要稍微动动手,耕地种点啥,一年可以收三茬啊!光凭这一点,努力一年就能吃得饱饶,这非洲咋就穷成这模样呢?
非洲穷得让人感慨,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安哥拉那地方,水好像是稀罕物件,生活条件也差得咳,这样一来,经济发展就像捡到的钞票被风刮跑了一样。
一到安哥拉,你眼前全是矮得跟小矮人一样的土房子,街上楼楼稀稀,数得出手指头。
因为这城市缺了轻工业,结果连砖头水泥都稀巴烂,盖房子的必需品像钉子都难得跟金子一样,大伙儿只能拿树枝扎扎拼拼,再用黄泥糊个墙!
这房子结实得就跟铁打的一样,连场大雨来袭都能把它搞塌,幸好这地方热得像蒸桑拿,当地人根本不用愁冷。
那儿的老百姓日子过得可真是够滋味,特别是卫生方面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热带的天气就像给细菌开了自助餐,而那儿的人们生活得也相当随意,倒垃圾跟扔掉方便面包装似的,街上到处都是“自然风格”的卫生景观,大小便就像是街头艺术,让人目不暇接。
本来,当地政府为了整治市里那种臭烘烘的环境,曾经跟国际组织搭上线,希望把安哥拉的大街小巷都铺成水泥路,想着这样一来脏乱的情况会好点,城市也能振作起来。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才几个月的功夫,路面就成了垃圾和屎尿的集中营,咱们当地人每天在这满地“珍宝”上挤来挤去,早就习惯了这糟糕的环境,让人只能摇头叹气!
哦,兄弟,这只是非洲朋友们的闲聊罢了。但要是你去安哥拉瞧瞧人家种地的手法,那就明白了,怎么这片地这么好却还是穷得叮当响!
该下田干活的时候,为了让土地更有劲儿。
非洲的小伙伴们就会去自家田里放火耍了!
好的!你说得真对,简直是踏着公鸡的尾巴在放光芒呢!
就是把收完庄稼的地,连根带芽一起点火烧,人们就躺在旁边悠闲地看,直到火灭了才起身。
接下来,你脑海中那些翻土啊,松土啊啥的全都没发生!当地人就是拿着颗种子,跑到刚凉的地上,随便挖几个坑,把种子扔进去,一盖土,种地就完事了。
中国可是有五千年种地的老本事了,这么直接粗犷的种地法,估计咱农民根本没见过吧!
非洲的农民们辛苦忙活的日子算是告一段落了,等着装满粮食的大筐吧!
在丰收之前,谁会去施肥、松土、除草、抓虫呢?那时候的农田到底长得怎样,全靠老天爷心情好坏,而本地人都忙着干啥呢?
回来躺着休息,或者聚在一起唱唱跳跳,真是舒服得不得了!
他们会一脸正经地跟你说,咱这土壤可不是随便蹦的,从老祖宗以来,咱们就这么耕作,谁让你把这规矩给改了呢!
就算他们那点儿粮食少得让人心疼,也不会听你说的那些话!
这就是大部分非洲朋友的日常,穷得叮当响,悠闲得像个打瞌睡的猫,街头巷尾都是热热闹闹的舞蹈队伍,人们晃晃荡荡地走来走去。
舒服的环境没给他们带来好日子,反倒让他们更加懒得动,又死不改错。
虽然他们不需要拼命奋斗过日子,但这可不代表他们就能眼睁睁看着好东西不去碰碰手!
可是到了那儿才明白,当地的伙计对我们中国人的那些技术和本事一点兴趣都没,愿意帮忙的人少得可怜。听说偷咱们援助人员的生活用品和设备拿去卖的事情,那可是天天上演啊!
一到晚上,专家组旁边的仓库就热闹得很,偷东西的小贼们像过年一样,上演一出出“小剧场”,让前来援建的工作人员纷纷抓狂!
跟非洲的老乡聊过之后,才知道他们为啥这么“慢半拍”!
相较于欧亚大洲,非洲的生活方式就像还在原始山洞里打着火把,恪守着那些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传统,根本跟不上时代的列车,只能在落后的地方转圈圈。
来非洲的那些国家,除了像中国这几个是真心想着帮忙发展外,其它的全是满怀着掠夺与奴役的想法,简直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横行霸道!
如果这类事儿频繁发生,非洲的兄弟姐妹们就更加讨厌外人拿来的那些所谓的先进东西,咋说呢,这些闪闪发亮的玩意儿,其实都是沾满了自己人流血牺牲的悲惨故事,还有无辜老百姓的哭泣声。
现实真是呛人啊,世界的发展可不会管非洲人民的苦楚,“不进步就得挨拳”,老死守着老规矩,不愿意往前走,日子就会越来越紧巴,路越走越窄呀。
幸好,这片神奇的地方,大家的脑袋都开始清楚了!
卢旺达可是给非洲的其他国家开了个好头,他们把过去那些老掉牙的想法都扔进垃圾桶,纷纷向自己的偶像请教中国的真本事!
无论是种地还是搞工业,无论是打仗还是教书,卢旺达都跟着中国的步伐蹭着走,风头劲儿十足,发展得那叫一个飞快,向中国学习的春风早已吹遍整个非洲!
#3月创作挑战赛